了解防晒系数:选择防晒霜时,首先关注包装上的SPF值和PA标识。SPF值代表防护紫外线的能力,日常通勤建议SPF30+,户外活动需SPF50+;PA后的“+”号越多,防护持续时间越长。
适配肤质需求:油性肌肤建议选择质地轻薄的化学防晒或水感喷雾;干性肌肤适合添加保湿成分的乳霜类;敏感肌优先选成分简单的物理防晒,避免酒精或香精刺激。
场景针对性:长时间户外运动选择防水防汗型,配合遮阳帽增强防护;办公室环境使用低倍数防晒,减轻皮肤负担。
用量与手法:全脸约需1元大小的量,采用单向轻拍方式涂抹,避免反复揉搓破坏成膜。颈部、耳后等易忽略区域需同步覆盖。
时间与补涂:出门前20分钟完成涂抹,确保防晒膜完整形成。出汗、游泳或擦拭皮肤后,每2小时补涂一次。日常可通过防晒粉饼便捷补妆。
清洁与护理:普通防晒霜用洗面奶即可洗净,防水型产品需用卸妆油溶解。清洁后及时使用舒缓精华或保湿面膜修复肌肤。
阴天不需要防晒?紫外线中UVA可穿透云层,阴天紫外线强度仍可达晴天70%。无论天气如何,每日防晒不可少。
高倍数更伤皮肤?现代防晒技术已大幅降低成分刺激性,只要做好清洁,高倍数产品不会直接导致肌肤问题。
儿童防护:6个月以下婴儿避免使用防晒霜,通过物理遮挡防护;儿童选用专为敏感肌设计的纯物理防晒产品。
孕期选择:避开含视黄醇成分的防晒霜,优先选择氧化锌、二氧化钛等成分简单的物理防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