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上网课的软件”技术文档的撰写,结合行业规范与用户需求进行系统性设计:
上网课的软件技术文档
版本:V2.1
发布日期:2025-05-01
1. 系统概述

1.1 软件用途
本上网课的软件旨在为教育机构、教师及学生提供高效、稳定的在线教学与学习平台,核心功能包括:
实时互动教学:支持音视频直播、屏幕共享及电子白板协作;
课程管理:教师可创建课程表、上传课件、布置作业;
学习监控:记录学生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及作业完成情况;
多端兼容:适配Windows、macOS、iOS、Android及浏览器端。
1.2 设计目标
高并发支持:满足万人同时在线课堂需求;
低延迟传输:音视频延迟控制在200ms以内;
数据安全性:端到端加密及权限分级管理。
2. 技术架构设计
2.1 系统组件
上网课的软件采用微服务架构,主要模块如下:
| 组件 | 功能 | 技术选型 |
| 用户服务 | 账号注册、权限管理 | Spring Security + JWT |
| 流媒体服务 | 音视频编解码与传输 | WebRTC + FFmpeg |
| 存储服务 | 课件、录播文件存储 | MinIO + CDN |
| 数据分析 | 学习行为统计与可视化 | Elasticsearch + Kibana |
2.2 关键算法
网络自适应算法:根据带宽动态调整视频分辨率(720p/1080p);
语音降噪:基于RNN模型实时过滤环境噪声。
3. 使用说明
3.1 安装部署
环境要求:
服务器端:CentOS 7.6+,16核CPU,32GB内存,1Gbps带宽;
客户端:Windows 10/macOS 10.15+,4GB内存,Chrome 90+。
安装步骤:
1. 下载安装包:`wget
2. 解压并配置数据库:
bash
tar -zxvf v2.1.tar.gz
cd config
vi application.yml 修改MySQL连接参数
3. 启动服务:`docker-compose up -d`
3.2 功能操作指南
教师端:
创建课堂:点击“新建课程” → 设置课程时间 → 上传课件(PPT/PDF);
发起直播:选择“实时课堂” → 启用屏幕共享 → 开启学生麦克风权限。
学生端:
加入课堂:输入课程ID → 开启摄像头权限;
提交作业:在“课程任务”中上传文件(支持DOCX/ZIP)。
4. 配置与优化
4.1 网络配置
服务器推荐配置:
nginx
Nginx优化参数(支持高并发)
worker_processes auto;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0;
multi_accept on;
客户端带宽建议:
| 场景 | 最低要求 | 推荐要求 |
| 视频直播 | 2Mbps | 5Mbps |
| 课件下载 | 1Mbps | 3Mbps |
4.2 安全策略
数据加密:TLS 1.3协议传输,敏感数据AES-256加密存储;
访问控制:RBAC权限模型,支持IP白名单与双因素认证。
5. 测试与验证
5.1 功能测试案例
| 测试项 | 预期结果 | 实际结果 |
| 百人同时连麦 | 音画同步,无卡顿 | 通过 |
| 课件批量上传 | 支持100MB以上文件,成功率>99%| 通过 |
5.2 压力测试
工具:JMeter 5.4;
场景:模拟5000用户并发进入课堂;
结果:CPU负载<70%,响应时间<1.5s。
6. 维护与升级
6.1 日常维护
日志管理:每日定时归档Nginx/Spring Boot日志至ELK集群;
健康检查:通过Prometheus监控服务状态,异常自动告警。
6.2 版本迭代
热更新策略:使用Kubernetes滚动更新,确保服务不间断;
用户兼容性:保留旧版本API接口至少6个月。
7. 附录
7.1 术语表
| 术语 | 定义 |
| SDP协议 | 用于WebRTC媒体会话的文本协议 |
| TURN服务器 | 解决NAT穿透问题的中继服务器 |
7.2 参考文档
《软件架构设计规范》(GB/T 25000.10-2024)
《在线教育平台安全白皮书》
文档说明:本文档依据软件开发标准(2、6、7)及技术写作规范(8、9)编写,完整模板可参考6提供的《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实际部署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