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adminc 专题 2025-05-17 2 0

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技术白皮书

1. 技术架构与核心模块

用途

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构建“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智能应用”的三层技术架构,实现医疗全场景数字化覆盖。该架构以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海光版)V10为底层支撑,搭载iMedical HO 8.5核心系统,集成AI大模型、物联网设备管理及数据中台,形成覆盖临床诊疗、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的全域解决方案。

使用说明

  • 操作系统部署:需在通用X86服务器或国产化硬件上安装银河麒麟V10系统,支持海光、鲲鹏等国产芯片适配。
  • 核心系统配置:iMedical HO 8.5支持模块化部署,包括电子病历(EMR)、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等,通过可视化配置工具实现业务流程自定义。
  • 数据交互协议:采用HL7/FHIR国际医疗数据标准,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如医保平台、区域医疗平台)无缝对接。
  • 配置要求

    | 层级 | 最低配置 | 推荐配置 |

    | 服务器 | CPU 16核/内存64GB/存储2TB | CPU 32核/内存128GB/存储10TB(支持分布式集群) |

    | 终端设备 | 国产化PC(4核/8GB)或移动终端(Android 10+) | 触控一体机、医用平板等专用设备 |

    2. 智能诊疗系统应用

    用途

    基于DeepSeek、Qwen等国产大模型构建的智能诊疗系统,赋能临床决策支持(CDSS)、电子病历质控等核心场景。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AI实现诊疗方案个性化推荐、病历内涵质控准确率达98%,并减少30%的文书工作负荷。

    使用说明

  • CDSS调用流程:医生在HIS界面输入患者体征数据后,系统自动调用RAG知识增强引擎,结合本地化医疗知识库生成诊断建议。
  • 多模态交互:支持语音录入(普通话/方言识别)、医学影像智能标注(CT/MRI)、自然语言生成(自动生成出院小结)。
  • 模型训练:提供标注工具链,支持医疗机构基于私有数据微调模型,训练周期可缩短至72小时以内。
  • 配置要求

  • 算力需求:单节点需配置至少2张GPU(如摩尔线程MTT S4000),显存≥48GB;
  • 存储要求:医疗知识库需独立SSD存储(≥5TB),支持NVMe协议;
  • 网络带宽:院内主干网≥10Gbps,保障AI推理响应时间<1秒。
  • 3. 云端协同与边缘计算

    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用途

    通过“云-边-端”协同架构,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实现远程医疗、智慧病房等场景的实时数据处理。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案例中,该架构支持500台移动终端并发访问,输液监测系统延迟低于50ms。

    使用说明

  • 混合云部署:核心业务数据存储于本地服务器,互联网诊疗等非敏感业务可迁移至华为云、天翼云等信创云平台。
  • 边缘节点配置:在病区部署边缘服务器(如华为Atlas 500),运行轻量化AI模型(如输液量预测算法)。
  • 设备联动:通过IoT协议(MQTT/CoAP)连接智能床垫、生命体征监测仪等200+类医疗设备。
  • 配置要求

    | 节点类型 | 硬件规格 | 典型负载 |

    | 云端 | 虚拟化集群(vCPU≥64核) | 日均处理10万次API调用 |

    | 边缘 | 嵌入式工控机(ARM架构/8核) | 实时处理50路视频流 |

    4. 系统运维与安全管理

    用途

    构建符合等保2.0三级要求的医疗信息安全体系,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加密、操作行为审计追溯,年拦截网络攻击超10万次。

    使用说明

  • 运维监控:通过统一运维平台实时监测200+项系统指标(如数据库QPS、GPU利用率),异常自动触发告警。
  • 数据脱敏:采用动态脱敏技术,医生调阅病历时自动隐藏身份证号等敏感字段。
  • 容灾方案:支持同城双活部署,RPO<15秒,RTO<5分钟。
  • 配置要求

  • 安全设备:需部署下一代防火墙(支持医疗DICOM协议深度解析)、量子加密传输网关;
  • 审计系统:日志存储周期≥6个月,支持SQL注入、越权访问等20+类风险行为识别。
  • 5. 实践案例与行业价值

    在北大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三甲医院落地案例中,东华软件股份聚焦智慧医疗创新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

  • 效率提升:门诊接诊量增加40%,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15分钟;
  • 成本优化:通过DRG/DIP智能决策系统,医保拒付率下降22%;
  • 创新场景:在西安新设的数据科技公司探索车联网与急救调度融合,救护车到达时间缩短30%。
  • 该实践不仅推动医疗机构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跨越,更通过国产化技术栈(操作系统、数据库、AI芯片)的全面适配,为医疗行业信创转型提供可复制范本。

    :以上方案需根据医疗机构规模定制部署,详细配置清单与技术手册可通过东华软件官方渠道获取。